可以说在我的博客里,我很少去写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和感情,如今的我刚刚从本科毕业,回望曾经走过的路,却感觉羞愧与寂寞的时光居然胜过了快乐。毕业我一直觉得应该是件很快乐的事情,但是仅仅大五一年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了很多不快,回想起来原来也是定时炸弹罢了,在大五的一年这颗定时炸弹被轰然引爆,导致我处于迄今为止所面临的最大的危机之中。随便记录一下这艰难的一年,随便写写什么。权当做发发生活的牢骚。
若干年后再看肯定会发现不成熟吧,未来的我批判如今的我如同现在的我对过去揪着不放,总归希望能得到成长吧。
就当是为成长倒倒苦水吧。
两封情书与回旋镖
看了《model》这本书后,我对过往感情的回忆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删掉了之前幼稚可笑的言论。
高中的那时我太年轻,没能长大成为一个足以接纳他人的人。
大学本科的我太自卑,连学业都手忙脚乱,也没法成为一个足够自信和有趣的人。
现在的我,也许比那时,情商更高,更能明白青春的可贵了,但是年华却催我向着社会的浪潮里涌动,不留给我在岸上一丝踌躇的时间。
未来的我会如何呢,我想起那句话: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在你能够做出选择的时候,别让自己后悔。这就是我所明白的一切了。
与其说情书与回旋镖,倒不如说是这是曾经的记忆的回声在前进不已的时光回廊里回响
好在来者犹可追,下一次遇到机会时,希望自己能把握住了。
好在海里的鱼更多,但是海里的鱼更孤单。
致我成为岁月长河蒸汽里的年幼无知和年少轻狂的感情,但是因为这些,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在感情中,自信和勇气永远无罪,敬我的迷惘的二十一岁。
挂科与千钧一发的毕业
没有挂科的大学是不完整的大学,我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作为保研的同学里唯一挂科的,尴尬到极点。去年 9 月与 10 月我搁那里处理感情上的危机,自然学业上有所放松,直到如今我仍在弥补我浪费的时间,但是我隐约感受到了国内本科教育可能真的有点不足的地方,当然这也是老生常谈,我仅仅回忆我去年的窘迫。
去年的那门挂科的课程,我是在 11 月考的试,然而成绩是在次年 1 月出的,在成绩出后我给老师发了封邮件询问,当然没有任何回应,询问教务学分不够如何处理,答曰等开学,终于开学后直接选择两门课程,然后一门课程放弃考试计 0 分,完成了另一门课程的学习,好在所挂科的课程到底是专业选修课程,终于算是把毕业的条件满足了。
令我感到无比焦虑担忧的是毕业设计部分,咱自以为很有能力,直接选择了研究生导师作为毕设指导,而后才发觉此导师没有现成的项目,于是乎上半年我只能每日看着隔壁同学导师又是帮忙给同学改论文又是找研究生给项目指导望洋兴叹,很难绷地我的导师直接给我博士论文令我复现,当然了咱最后想办法复现出来了部分,可是论文由于不规范改了又改,答辩的时候还因此被怼了几次。然而本科生何时学过论文的写法呢?听说《学位法》通过后本科生不用完成毕业论文了,好时代总是与 2019 级学生错过,前有疫情后有学位法就业环境却如此之差,真是可喜可贺。
导师如今暑假也布置了复现与综述论文一篇的任务,令人费解,为何他认为本科生在没有足够的指导与培养下可以在 2 个月自学学会如此复杂的博士论文内容呢并完成论文写作呢?也许他遇到过天才,不过肯定不是我。我不禁开始对国内的学术环境有些怀疑。
所以,人生果然应该选择阻力小的路,否则只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绊子。
哪次又不是这样呢?我不禁想起曾经某人的话,在记忆深处予以我现实的重击。
后来我发现大家都摆烂了(),学院后面也专门为修不完学分的人开了那种短期水课……
人生十字路口
大五一年来我的迷茫未曾停止,我觉得这种迷茫来自于看见了他人的未来。
其实这种想法早就像乌云一般在我头上盘旋,有人说大学是一场命运的玩笑,把不同阶层的人聚集在了一起,在我所处的中外合作学院,这种阶级的区别变得非常明显。
在这种高收费的学院,我见过达官贵人的孩子,见过富有企业家的孩子,同时也见到了中产家庭的孩子(我姑且算是吧),最神奇的是居然有县里家庭并不富裕的孩子在我院(这位同学学得非常好!但我觉得他活得不像个人,而是台 machine)。有同学实习之后手握 3 篇 SCI,有同学学习期间同城约会并发生关系不下 20,有同学直接在学院学习期间找到女友然后家里直接拿百万加迈巴赫做彩礼…我见过留学的黑暗面与光明面,比如托福的买分,但是也有很多闪耀的人,一位挂过科的同学(我的好友)最后努力申请到了 NUS 和南洋理工,以及看似后进的同学申请到了英国与澳洲…
我想在中外合作学院,我或得到更多的信息,但对于人生而言,出不出国成为了我的一个选择,而我最后的选择是不出国,希望今后能不后悔自己的决定。作为 EE 专业的学生,如果不出国的话留在国内大概率最后也会像诸多电气学生一样进入那绕不开的国企吧,可惜了,我不是隔壁班那个家里三代都是电网背景的女生。如此稳定而平庸的着陆似乎是我的未来了。
但我要在这里记录一些我所见人的未来与规划。首先是我院的并不富裕的孩子,他实习未曾去过企业,而一直在电院某导师名下做实验室工作,似乎也出了 SCI 论文,当然水会也肯定是少不了。他顶尖的 EE 背景被他的导师推荐去美国直接转码读博,因为他似乎有亲戚在美国脸书工作,但是通过沟通我发现他转码去美国读 AI 博士后想要留美做大学教职。这当然是一条非常凶险的路,因为即便博士全奖他的家庭也不愿给他出资,也就是说他已然是个独立的社会人只身前往美国去读书加打工了。川普上台这条路子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祝他好运。
我院主要的两派即是留学派与国内升学派。国内升学派我认为几乎最后殊途同归地会去选择电网,毫无疑问在当下的社会环境稳定不折腾的工作实在太过诱人,部分同学可能会去选调,但是肯定是极少数。留学派里主要赴美,可能要在国外工作几年后跳槽到国内或者日本躺平吧。
几日前与一位同样留本校的电气工程专业电子方向的同学交流,得知他还是对私企存有发财致富的想法,咱很期待他未来的表现,但是咱觉得通过自己在私企的实习经历中对于私企已经不抱任何幻想。
我参军的初中兄弟,刚刚军校毕业,如今暂时没了联系,大概是去为军队修理飞机去了吧。他的烦恼却是30岁后要复员之后的去向,在军队里没有自由的他想去看看广袤的世界。
而我的迷茫大概来自于我总会想如果,如果当初确定了要出国会如何?一直有着去日本留学的想法但是在大三了解到日本的现状之后也打消了念头。如今只能背背五十音之类解除一下心头的意难平,但是似乎对于日本的喜爱在随年龄逐渐下降,可能是由于读了二战历史的原因吧,加之日本排核的影响。
嘛,好在人生是不会因为一次选择就因而结束,用流行的话来讲就是年轻有着很高的容错,路是走出来的,人生也是活出来的,东方不亮西方亮,我们的夜晚即是彼岸的白天,
所以今后若是有时间还是多去必胜客麦当劳点点薯条套餐好了(x),我觉得我会是个长期仰卧起坐的状态了。
还是去看看文献想想怎么复现博士的东西吧,顺便水出一篇综述,唉…
后来综述算是摆了,但是咱还是看了看论文的()
这个世界会好吗?
也许是看了太多他人的事情了(还是挺喜欢悲天悯人的嘛),我的重心自然是要回到自己身上,的确,别人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逐渐发现事情的结果也许并不重要,过程应该是更重要的,无论学习还是恋爱,倘若只看着结果便会进入到虚无之中,虽然人的终点都是走向坟墓,得知了阶级差距的我却也很庆幸所有人的终点都一样公平。
这个世界会好吗?还是等候通知吧。在世界变好之前,愿我能好好忍耐,活出我自己的人生。
后来我逐渐很无语地发现,有很多事情和咱没关系,该来的总会来,在还来得及的时候,争取做自己应该做的。
所以冥冥之中命运果然是有着红线与黑线吧,诶。